灯具质保期法律规定是什么

频道:灯具搭配日期:浏览:2

灯具质保期法律规定及案例分析

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明确规定,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应当对其提供的商品质量负责,对于灯具这类耐用消费品,质保期是其质量保证的重要体现,灯具质保期法律规定是什么?以下将为您详细解析。

灯具质保期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五条规定,耐用消费品的最低保修期限为两年,具体到灯具产品,根据《家用和类似用途照明电器安全规范》(GB7000.1-2015)的规定,灯具的质保期通常为:

  1. 一般灯具:自购买之日起12个月;
  2. 高档灯具:自购买之日起24个月;
  3. 专业照明灯具:自购买之日起36个月。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规定中的质保期是指生产者或销售者对灯具产品提供质量保证的期限,消费者在购买灯具时,有权要求商家提供相应的质保证明。

实际案例分析

张先生于2019年10月购买了一款LED吸顶灯,使用过程中发现灯光闪烁,经检查发现是灯具电路板故障,张先生找到商家要求更换,商家以灯具已过质保期为由拒绝,张先生遂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投诉,经调解,商家最终为张先生更换了新的吸顶灯。

李女士于2020年3月购买了一款LED台灯,使用一个月后,台灯的电源插座出现烧毁现象,李女士联系商家,商家表示台灯已过质保期,不予更换,李女士认为台灯存在质量问题,遂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经调查,市场监管部门认定台灯存在质量问题,要求商家为李女士更换新的台灯。

灯具质保期法律规定为消费者提供了权益保障,在实际生活中,消费者在购买灯具时,应关注质保期,并保留好购买凭证,如遇到质量问题,可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商家也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履行质量保证义务,确保消费者权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