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持续型灯具是什么意思

频道:商业灯具日期:浏览:2

非持续型灯具是什么意思?

非持续型灯具,顾名思义,是指那些在长时间使用后无法继续发光的灯具,这类灯具主要包括传统白炽灯、卤素灯、荧光灯等,它们在照明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逐渐被LED灯具等新型灯具所替代。

以传统白炽灯为例,它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再由热能激发灯丝发光的灯具,白炽灯的能效较低,大约只有10%的电能转化为光能,其余90%的电能则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这使得白炽灯在照明领域逐渐失去了市场。

卤素灯则是一种在白炽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灯具,它采用卤素气体代替了传统的惰性气体,提高了灯丝的寿命和发光效率,但卤素灯的能效仍然较低,且价格较高,使得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有限。

荧光灯作为一种常见的照明灯具,其能效相对较高,但存在启动时间长、频闪等问题,荧光灯中含有汞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也逐渐被市场淘汰。

近年来,LED灯具凭借其高能效、长寿命、环保等优点,逐渐成为照明市场的主流,与传统非持续型灯具相比,LED灯具具有以下优势:

  1. 能效高:LED灯具的能效可达到90%以上,远高于传统非持续型灯具。

  2. 寿命长:LED灯具的寿命可达5万小时以上,是传统灯具的数倍。

  3. 环保:LED灯具不含汞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友好。

  4. 节能:LED灯具的节能效果显著,可降低照明成本。

以我国为例,近年来政府大力推广LED照明产品,取得了显著成效,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LED照明产品市场规模达到2000亿元,同比增长15%,LED路灯、LED室内照明等领域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非持续型灯具在照明领域已经逐渐被LED灯具等新型灯具所替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LED灯具等环保、节能、长寿命的照明产品将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